“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缨珞,编织你们。”这是中国当代作家、原文化部部长王蒙19岁时开始创作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的序诗。如今,被授予“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的王蒙虽然已经91岁高龄,但他依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把自己活成了当初那个写《青春万岁》的少年。4月23日至24日,王蒙走进深圳理工大学,在书院健身房里“撸铁”,开展讲座,在青春林里种下手植树,与学生餐会...
近日,第二届“华大九天杯”电子设计与工程实践邀请赛在深圳落幕,深圳理工大学大一学生唐鹏飞获得个人竞技赛三等奖。
近日,教育部正式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深圳理工大学新增合成生物学本科专业(专业代码:083003T,工学门类)。
深圳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能源工程学院助理教授史志方团队在晶体生长微观机制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其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Synthesis上。研究揭示了钙钛矿晶体在溶液生长过程中的一个神奇现象——晶体—溶液界面处存在一种“晶面自调控冷保护层”,为实现高质量钙钛矿单晶制备、为未来高性能材料的研发提供了全新思路。
因为成本低、安全性高、储电能力强等特点,水系锌溴液流电池在电网储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却一直存在电池寿命短且容易“早衰”的致命弱点。深圳理工大学科研团队为这一难题找到了解决方案,相关成果4月5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该研究由深圳理工大学院士工作站教授成会明指导,材料科学与能源工程学院助理教授梁国进、副教授孙源淼为共同通讯作者,深圳理工大学联培博士生胡议阐、闵志雯为共同第一作者。
近日,深圳理工大学院士工作站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会明,材料科学与能源工程学院助理教授彭晶团队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期刊发表最新成果,揭示了FeWN₂纳米片反位缺陷在烯醇电氧化耦合析氢反应中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