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 医疗器械产业技术研究院简介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5-09


医疗器械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由深圳理工大学与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战略共建,是贯彻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落实深圳“20+8”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产学研平台。作为深圳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核心科研载体,研究院聚焦全球医疗器械科技前沿与产业升级需求,构建了“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重点布局医学影像、体外诊断、医用材料与植介入器械、先进治疗、医学神经工程五大战略领域,通过深化科教融合与产教协同,研究院打造集拔尖人才培养、学科高地建设、关键技术突破、高端产业孵化于一体的国家级创新平台,持续为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人才支撑、科技支撑与产业支撑。

一、医学影像中心

医学影像中心围绕光学影像、声学影像、MRI技术、CT影像及X光影像技术等领域的高端医疗器械发展需求,打造创新型产品和关键技术研发平台。研发一系列医疗器械新方法、技术、部件和系统。开发了三维病理成像仪、多模态三维眼底血流量成像系统、多模态超声内窥镜、磁共振射频线圈、X光平板探测器等高端自研医疗器械及核心部件。与联影、迈瑞等多家龙头影像器械企业长期合作,并孵化3家创业公司。

中心在高端医学影像开发方面积极布局,已建成高端超声换能器研发平台,面向产业研发下一代新型超声换能器部件。超声平台专注于高性能超声换能器的研制、高频超声专用集成电路的研发,以及剪切波弹性成像和超声超分辨微血流成像等先进算法的开发工作。旨在推动国产高端超声诊疗设备的自主化,并探索超声生物医学应用的前沿技术。

光学微纳设计加工公共服务平台,为相关企业提供高端精密光学器件设计加工服务。帮助国内的企业提升硬件设计制造技术,补全和加强影像设备上下游产业链。

二、体外诊断中心

体外诊断中心立足临床诊断与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前沿检测需求,以微流控芯片技术、POCT即时检测和超敏生物传感等方向,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样本全流程自动化处理与超敏信号检测技术,着力构建面向体外诊断、药物研发、细胞培养监控及超微量生物标志物检测的创新技术体系。实验室通过开发全自动样本处理系统、全集成多重检测芯片技术及单分子生物传感方法,同时联动科研院所、三甲医院及创新企业的资源,形成"微流控芯片-诊断试剂-高敏传感器-诊断设备-临床验证"的协同创新平台,推动诊断技术向智能化、集成化、便携化方向突破,为精准诊疗革新与生物医药产业升级提供创新引擎。中心技术方向涵盖了POCT即时检测、分子诊断、免疫诊断、超敏检测技术等多个领域。

三、医用材料与植介入中心

医用材料与植介入中心以材料为基础,结合化学、物理、生物及加工等方法,突破医疗器械关键技术,研究共性问题解决方案,提高医用材料与部件性能。同时,探索领域前沿技术与研发新型医疗器械产品。中心技术方向涵盖了生物医用聚合物、医用金属/合金、医用膜材料、医用无机材料等多个领域。

四、先进治疗中心

先进治疗中心面向先进治疗行业发展需求,突破等离子体治疗技术、有源植/介入技术、微创手术、柔性电子、高分子材料、先进传感器、电刺激治疗技术等,着力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治疗创新平台,形成在国际学术和产业界有影响力的先进治疗共性技术研发中心,服务普惠的人民医疗健康需求。

五、医学神经工程中心

医学神经工程中心面向重大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疗需求,研发神经功能监测与调控、诊疗康复机器人、可穿戴传感、类脑智能等先进技术、装备及系统,为实现神经系统疾病智能诊断、治疗、康复与增强提供创新解决方案。中心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神经诊疗康复机器人、智能感知与多模传感、人机交互、脏器康复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