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你有和自己的导师聊过天吗?除了科研和课题,还聊过什么?
除了自己的导师,身边也有很多大牛教授们,你是否有尝试过与TA们面对面畅谈?
除了SIAT,全球还有好多顶尖的教授,仍在奋斗的你们,是否好奇TA们的传奇故事?
为提升学生国际化视野,增强跨文化沟通能力,让学生了解全球学术动态、未来深造机会,打造高水平国际化学术社区,深圳理工大学(筹)袁庚书院联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研究院科研处开启“锵锵国际行”活动(PIFI Talk)。
活动邀请中国科学院国际交流计划(CAS President’s International Fellowship Initiative,PIFI)获资助者(PIFI Fellow)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
“跟巴菲特吃过饭我有股神加持了!“
来CAS-PIFI聊过天,我也有大佬之光护体了!
国际学术大牛与你相约
亲切又活泼的分享会
大合照
教授正在分享精彩传奇的经历
教授正在分享申学经历以及攻略
亮点回顾马上开始!
生活与憧憬
Paul H.J. Kouwer教授
第一期于2023年4月12日进行。
来自荷兰的Paul H.J. Kouwer教授作为分享嘉宾,为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学术经历、研究方向、与中国的合作情况、以及申学深造的攻略。
纤维状水凝胶
纤维状水凝胶在人体中无处不在。Paul H.J. Kouwer教授课题组制备的机械可调仿生复合网络由功能性棒状纳米颗粒和合成半柔性聚合物组成。交联引起结构变化强烈影响水凝胶的机械性能,刚度增加40倍。材料的合成性质使我们能够在物理和生化性质上无穷无尽地变化。
Paul H.J. Kouwer教授实验室研究仿生PIC凝胶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研究范围从免疫疗法到伤口护理,从牙科疗法到3D细胞培养。在任何应用中,PIC凝胶都精确定制以驱动所需的细胞反应。该研究小组的混合专业知识确保了水凝胶工程的创新,例如原位和可逆刚度变化的特征可以直接应用于生物学环境。
活力与魅力并存的荷兰
同时,教授也为同学们描述了一幅充满活力和魅力的荷兰生活画面。许多荷兰人选择在自己的船上居住,他们享受水上居住的自由和便利。同时自行车也是荷兰人的钟爱,无论天气如何,无论是上班还是购物,荷兰人总是喜欢踩着单车出行。教授说,如果你们有机会亲身体验荷兰的生活,一定会被它的魅力所折服。
决心与历练
Trung Dung Ngo 教授
第二期于2023年5月24日进行。
来自加拿大的Trung Dung Ngo 教授进行了题目为《How to make mobile robots become counterparts in our daily lives?》的讲座。随后Trung Dung Ngo教授利用晚餐时间,与15名学生进一步讨论海外研究及相关研究主题。
移动机器人
你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况?
前方走着一对情侣,身为单身狗的某某想走过去,可是要走左边、走右边、还是走中间呢?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移动机器人,当前方有遮挡时,怎样才能选择最优路线呢。
在讲座中,Trung Dung Ngo教授分享了自主移动机器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同学们对此方向非常感兴趣,与教授积极讨论交流。讲座涵盖了机器人技术的各个方面,着重强调了这些技术在提高我们生活质量的潜力以及人机交互的重要性。
世界这么大
同时,教授也为学生们讲述了他的传奇的经历。从越南到欧洲,再从文莱到加拿大,教授鼓励大家要多出去走走,看看这个奇妙的世界。同学们深受教授的经验和建议的启发。
魄力与挑战
Tamas Gergely教授
第三期于2023年11月03日进行。
来自匈牙利的Tamas Gergely教授从人工智能的发展简史及面临的主要挑战开题,而后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COIOS
Tamas Gergely教授以认知智能协同操作系统(COIOS)作为核心概念,阐述了支撑COIOS系统的四大支柱、相关前沿技术及其应用领域。COIOS是一种新的计算范式,可作为阐述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替代方法。这种替代方法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应对复杂问题,从而真正解决各种不同的挑战。托马斯教授的科研团队致力于为COIOS开发一系列有理论依据、连贯且综合的技术和设计方法,使COIOS系统具备与人类非常相似的功能,成为与人类合作的伙伴系统。在后续的提问环节,参会师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与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
换个角度讨论申博
讲座后,Tamas Gergely教授还与同学们在晚餐时间进行了交流。教授从导师角度解读了导师对于候选人的态度,和同学们分享了博士面试的技巧与导师研究生的选择标准。
机遇与坚韧
Osama Younis副教授
第四期于2023年12月01日进行。
来自埃及的Osama Younis副教授(CAS-PIFI Fellow)开展了题目为《Research Journey from Egypt to China》的讲座。
多元文化的魅力
Osama老师介绍了自己在埃及、日本、中国多个国家学习和工作的经历,分享了多元文化团队对科研的积极影响。此外参加活动的同学就学术生涯、不同地区的科研情况以及如何应对发表压力等问题与教授进行了深度讨论交流。同样是来自埃及的Mohamed Khairy教授 (CAS-PIFI Fellow , 全球2% 科学家)也来支持和分享。
金色的埃及
教授将埃及的生活与文化以视频及照片的形式展现给同学们。金色元素引入眼帘,浓郁的中东风情音乐环绕阶梯展厅。同时教授也为我们介绍了课题组最新的发光材料。
日本求学生涯为他奠定了扎实的科研基础。“一定要在博士期间多发文章,不要嫌弃文章小。”这是教授给予同学们的建议。
讲座后Osama Younis副教授、Mohamed Khairy教授与同学们在晚餐时间进行了更加深入的交流。
系列活动不仅有中国学生参加,还吸引到了来自伊朗、印度、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等国的留学生。
未来袁庚书院将继续在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International at Home, IaH)方面进行探索,做强“留学中国”品牌,吸引来华留学;增强文化引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包容、多样的校园文化氛围,推动不同背景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全球胜任力。
【完】
文字:谭金海、万国悦
图片:谭金海、张晓敏
排版:王子璇
审核:房 栋